不同产地赤芍野生品与栽培品性状显微特征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pharmacogno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from different areas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赤芍及其栽培品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差异.方法:赤芍的药材性状及其显微组织特征比对,显微数量分析方法.结果:不同产地的赤芍比较显示,道地产地多伦产赤芍呈圆柱形,并较其他产地药材直而长,外皮具排列紧密的纵沟纹,较易剥落,断面粉白色;根的横切面导管切向排列,并与木纤维束整齐交互排列;木纤维束由4~19个纤维组成.赤芍的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栽培品的根呈圆锥状,须根多,外皮较平滑,气味弱;根横切面栽培品导管的排列方式与野生品不同,栽培1~2年的根导管稀疏,径向排列,三、四年生的外侧导管呈团块排列;五、六年生的根外侧导管有切向排列;赤芍栽培品淀粉粒较多,单位观察面积数量2 656个/mm2,草酸钙簇晶数量较少,27个/mm2;而野生品的淀粉粒数量较少,1 791个/mm2,草酸钙簇晶较多,72个/mm2.结论:道地药材多伦赤芍与其他产地药材略有差异,可以根据其外观形态和木纤维束情况区别其他产地赤芍.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根横切面导管的排列方式和单位面积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的数目,可作为两者的鉴别特征.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58
- 被引2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