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Study Advances in Pathogenesis of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摘要卒中是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占高达60%~80%.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颅内动脉狭窄较颅外动脉狭窄多见,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等最易受累.但人们往往过多地在意血管狭窄程度致脑缺血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多种因素的作用,如斑块性质、斑块位置、侧支循环状况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很多研究者认为,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比狭窄率更重要.也有研究者认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这些致病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以加深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指导治疗.

更多
广告
  • 浏览106
  • 下载263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12卷6期

554-558页

ISTICPKU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