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慢性冠脉狭窄时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与心肌血流的关系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gional myocardial contractile function and blood flow in chronic coronary stenoses

摘要目的评价慢性冠脉狭窄时心肌收缩功能与心肌血流(MBF)的关系,以探讨慢性可逆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的发生机制。方法于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近端以安放“水膨胀”式缩窄器的方法,建立13只慢性多支冠脉狭窄犬模型。二维超声评价室壁增厚率(%WT),放射性微球定量心肌血流量(MBF)。结果术后第7 d LAD和LCX供血区的平均%WT较术前均已降低(P<0.05),但MBF在术后第21 d才出现降低(P<0.05)。术后第7 d 26个(26/50)心肌节段表现为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在15对配对的RWMA和非RWMA中,两者的MB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BF与%WT间无明显相关(P>0.05)。然而术后第42 d,在13对配对的RWMA和非RWMA中,RWMA的MBF均明显低于非RWMA(P<0.05),且36个RWMA的MBF均与%WT有良好的相关性(P<0.0001)。结论慢性冠脉狭窄时,存活而收缩功能低下的心肌可伴或不伴MBF的降低,表明反复性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均在慢性可逆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的发生中起作用。

更多
广告
作者 宾建平 [1] Robert A Pelberg [2] 刘伊丽 [1] 查道刚 [1] Soroosh Firoozan [2] Sanjiv Kaul [2]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1] Cardiovascular Division,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USA [2]
分类号 R54R445
栏目名称
DOI 10.3760/j.issn:1004-4477.2001.07.014
发布时间 2004-01-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00058); 卫生部资助项目(R01-HL48890)
  • 浏览97
  • 下载20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