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中肾腺癌(MA)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择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就诊的1例MA患者(患者1)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患者1入院后检查结果、主要治疗经过、预后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宫颈""中肾腺癌""uterine cervix""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等为中、英文关键词,自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PubMed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宫颈MA相关研究文献。本次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上述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本研究通过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委员会批号:KY20222112-C-1),并与患者1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患者1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可疑宫腔及宫颈占位,宫腔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提示为腺癌,遂进行经腹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腹壁脂肪瘤切除术,术后对其采取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4个疗程,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②文献复习结果: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涉及关于宫颈MA患者研究的相关文献为25篇,共计纳入27例MA患者(患者2~28)进行研究,结合患者1,共计28例MA患者。这28例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为57岁(27~77岁);19例(19/28,67.9%)患者(患者1~5、7、9、12~14、18~22、24~27)的临床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包括绝经后阴道出血。50.0%(9/18)(患者2~3、7、16、21~22、25~27)在妇科查体发现宫颈赘生物。33.3%(8/24)(患者6、10、13、16、21、23~24、27)术前被确诊为MA。78.9%(15/19)(患者1~2、4~7、9、12~14、18、20~22、27)宫颈MA患者确诊时为Ⅰ~Ⅱ期。28.6%(6/21)(患者8、13、15~16、18~19)在随访期内发生宫颈MA复发或转移。结论:宫颈MA患者预后差,病理学诊断依赖术后切除组织或宫颈锥切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其治疗及预后,则尚需患者样本积累。基因检测或许可为宫颈MA提供靶向治疗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6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