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基于3D虚拟与仿真技术辅助经皮微创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Sanders Type Ⅱ and Ⅲ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Based on 3D Virtual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3D虚拟与仿真技术辅助经皮微创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中山南朗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外侧"L"形切口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采用3D虚拟与仿真技术微创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置钉参数与实际值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间载距突平均置钉数、螺钉分布、准确率、置钉用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足功能Maryland评分,并收集数据,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总置钉数、平均置钉数、准确率、每钉置钉时间、每组置钉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评分以及足功能Maryland总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3D虚拟与仿真技术辅助经皮微创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提升置钉质量和生物力学稳定性,改善患者的足功能恢复效果,但是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无法完全恢复骨折前的结构以及解剖学形态,另外图像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需进一步提升技术支持.

更多
广告
  • 浏览14
  • 下载0
智慧健康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