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5)修正双相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循证依据,主要涉及了四个方面:(1)基因和家系研究证实了抑郁发作与双相障碍是异质性疾病,所以抑郁障碍从双相障碍中独立出来;(2)一系列研究表明活动增加与情绪高涨有强关联,对预测双相障碍Ⅱ型敏感性高达90.5%,所以躁狂/轻躁狂诊断标准A增加了活动增加;(3)研究显示2 d的轻躁狂发作时可以很好地区分抑郁发作与双相障碍,但是这可能带来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的重大变化,所以DSM-5维持了“至少4 d”的时间标准,将“2~3 d”归类到“其他特定的双相相关障碍”;(4) DSM-5采用了“具有混合发作的特征”的概念,既切合临床实践的要求,又桥接了单相抑郁和双相障碍,体现了“双相障碍谱系”的本质。其可行性得到了多个研究的支持。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05
- 被引52
- 下载28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