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理论下电生理适宜技术在尿道修复重建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真实世界应用
Electrophysiological appropriateness technique based on TCM meridian theory for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urethral reconstruction:A real-world study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电生理适宜技术治疗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61例尿道修复重建男性患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模式,结合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行自控镇痛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4对穴位(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和三阴交)及阿是穴,行电生理治疗方案;当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4分时,给予患者口服100 mg盐酸曲马多片补救镇痛.记录患者术后4、12、24、48 h的VAS评分,术后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补救镇痛药物追加人数,首次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在术后4、12、24、48 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在组间、时间效应和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盐酸曲马多片补救镇痛用量降低(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早(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阿是穴进行电生理适宜技术可以改善尿道修复重建术后的疼痛,降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基于中医经络的电生理适宜技术可能是尿道修复重建术后镇痛的可行方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2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