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适用于药品微生物控制中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的鉴定策略.方法:结合药品微生物控制中对Bcc的鉴定和分型需求,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微生物鉴定技术的特点和鉴定或分型能力进行阐述和讨论,提供满足不同鉴定水平要求的鉴定策略.结果:对于Bcc,不同的鉴定方法能达到的鉴定水平存在差异.手动/自动化的生化鉴定系统可达到属/菌群水平的准确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MALDI-TOF MS)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可达到菌群的准确鉴定;看家基因如recA或hisA等的序列分析,基本可达到菌种水平的鉴定,必要时,可补充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确认.MLST、核糖体分型(Ribotyping)或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则适用于菌株水平的分型和溯源.结论:明确不同的鉴定技术对于Bcc的鉴定能力和应用特点,针对不同的鉴定需求给出相应鉴定方法的建议,为在实际应用中涉及Bcc检验、鉴定和溯源分析的生产企业、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8
- 被引4
- 下载2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