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汗孔角化症的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摘要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PK)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性皮肤病,临床以边缘堤状疣状隆起、中央轻度萎缩为特点,组织学以角质样板层为特点.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外显不全并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但是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免疫抑制、创伤、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丙肝病毒)等均可能诱发或加重PK.依据临床表现,分为经典斑块型(PK of Mibelli)、播散性浅表性(disseminated superficial PK)、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disseminated superficial actinic PK)、掌跖点状(PK punctate palmaris et plantaris)、掌跖点状合并播散性(palmaris et plantaris disseminate PK)、疣状(ptychotropica PK)、线状(Linear PK)、发疹性瘙痒性丘疹型(eruptive pruritic papular porokeratosis)等,其中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PK最常见[1].一般无自觉症状,但发疹性瘙痒性丘疹型PK伴有明显瘙痒.

更多
广告
栏目名称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04.018
发布时间 2017-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浏览198
  • 下载271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50卷4期

305-307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