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腹外斜肌转移肌瓣技术修补腹直肌缺失的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xternus oblique abdominis pedicle flap graft technique in repair of rectus abdominis deficiency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或外伤等导致腹直肌缺失的患者使用腹外斜肌转移肌瓣技术行腹壁缺损修补和重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腹直肌缺失患者10例,采用腹外斜肌转移肌瓣技术进行腹壁缺损修补和重建.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诊、查体和腹壁CT检查评估患者腹壁重建和恢复情况.结果 10例腹直肌缺失患者中,腹直肌肿瘤9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8例),腹直肌外伤毁损1例(男性).平均年龄(46.90±13.25)岁,体质量指数(23.10±3.98) kg/m2.9例腹直肌肿瘤中,原发性肿瘤8例,转移性肿瘤l例,均行腹直肌复合体屏障性切除.腹直肌外伤患者行毁损腹直肌切除.切除后腹壁缺损平均宽度为(11.70±1.89) cm,均采用单侧腹外斜肌转移肌瓣技术进行腹壁缺损修补和功能重建,并采用补片加强修补.补片均为聚丙烯补片,平均大小为(420.00±154.91)cm2.平均手术时间(132.50±38.9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7.00±74.54) ml,平均住院时间(11.50±4.30)d.术后无腹外斜肌肌瓣缺血坏死,无切口裂开、手术部位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在术后随访行问诊、体格检查及腹壁CT检查,显示患者腹壁完整,功能恢复良好.平均随访时间(35.50±11.35)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疝形成或腹壁膨出病例.结论 腹外斜肌转移肌瓣修补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腹壁缺损修补技术,在腹直肌缺失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更多
广告
  • 浏览154
  • 下载21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