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侧腹膜后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切除腰椎内外哑铃型肿瘤的疗效比较
A comparison of the surgical effects of lumbar spinal dumbbell-type tumor resecting via anterolateral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and posterior median approach
摘要目的 比较经前外侧腹膜后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的疗效,为该类型肿瘤的手术入路提供选择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收治的腰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病例,并将其分为前外侧组(采用前外侧腹膜后入路)和后正中组(采取后正中入路).对10年来两组共收治的25例患者的术前基本情况、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后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外侧组和后正中组术前腰椎JOA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种入路方式术后3个月的改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887>0.05).前外侧组术后脑脊液漏较后正中组少,但样本量过小无法进行统计比对.结论 依据哑铃型肿瘤椎管外部分的体积和形状,将其分为3型,并根据不同分型指导入路方式.Ⅰ型,肿瘤的椎管外部分体积≤椎管内部分,建议采用后正中入路;Ⅱ型,椎管外肿瘤长轴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脊柱轴线,涉及多个阶段,应采用旁正中入路;Ⅲ型,椎管外肿瘤体积>椎管内部分,长短轴长度近似或呈不规则形,其中Ⅲb型为椎管外肿瘤部分的外侧与中线的距离小于4 cm,可使用后正中入路,大于4 cm为Ⅲa型,可采用前外侧腹膜后入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
- 被引0
- 下载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