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肝内胆汁淤积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胆汁排泄异常所导致的肝脏病变[1].肝内胆汁淤积的常见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等,以病毒感染为主.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3].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内胆汁淤积一般伴有肝实质细胞的损伤,肝细胞损伤会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和排泄,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S-腺苷甲硫氨酸、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其他治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治疗、肝移植术、血液净化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4-6].本研究旨在探讨S-腺苷甲硫氨酸注射液和片剂序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91
- 被引5
- 下载14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