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30%~ 70%,表现于皮肤、口腔、眼、肝脏、肺、胃肠道、关节等全身各个部位.其发生率高,累及范围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慢性GVH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移植后胸腺损伤导致CD4+T细胞负性选择缺陷、体内细胞因子失调、T细胞比例失衡以及B细胞合成针对宿主自身抗体等一系列过程相关.临床上采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1 mg·kg-1·d-1)作为一线治疗,但仅有50%的患者对此治疗方案有反应,且疗效欠佳,同时可能降低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传统的慢性GVHD二线治疗包括体外光化学疗法(ECP)、沙利度胺、低剂量甲氨蝶呤等.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已用于慢性GVHD的治疗.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2
- 被引5
- 下载149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