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类鼻疽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进展

摘要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Bp)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泰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是两大流行区.在地处热带的发展中国家,类鼻疽是潜在的新兴传染病,中国南部被认为是类鼻疽病的高发流行区,由于交通的便利、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内其他省份也相继有类鼻疽的报道.类鼻疽有“似百样病”之称,在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上都与结核极为相似,特别是肺部感染时,与肺结核极为相似,在结核病的高发区正确诊断类鼻疽的难度较大;神经系统感染类鼻疽时可被误诊为恶性肿瘤[1];皮肤软组织感染还易被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因此类鼻疽常被漏诊,从而贻误了治疗时机.另外,Bp对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一和二代头孢、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等天然耐药,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在体外具有轻微的抗菌活性,但治疗失败率较高,因此对于类鼻疽的治疗,所选择的药物种类有限,目前国内药敏试验参照的标准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该标准中,针对Bp的抗生素仅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多西环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2].此外,人感染类鼻疽的死亡率在30%~80%不等,且即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类鼻疽还有较高的复发率[3],为避免复发,需要长疗程治疗.现将类鼻疽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更多
广告
栏目名称
DOI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42.018
发布时间 2018-12-10
基金项目
  • 浏览216
  • 下载305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98卷42期

3462-346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