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超声结合临床病理指标模型对T1-2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Predictive value of a model developed based on ultrasonic features combined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indicators for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T1-2 breast cancer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对T1、T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西京医院诊治的经病理证实为T1、T2期乳腺癌的患者354例,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将其分为转移组125例与非转移组22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构建腋窝超声模型及综合模型(腋窝超声特征+乳腺超声特征+临床病理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预测效能;绘制综合模型的列线图并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校准度及临床效用。结果:淋巴结长短径比值、淋巴结形态分型、肿瘤最大径、结构扭曲、体质量指数(BMI)、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腋窝超声模型、综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95%CI: 0.684~0.758)、0.812(95%CI: 0.767~0.858),综合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腋窝超声模型(Z=3.547,P<0.001)。结论:在腋窝超声基础上结合乳腺癌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能够提升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能,为乳腺癌的分期、预后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更多
广告
作者 蔡林利 [1] 宋宏萍 [1] 巨艳 [1] 党晓智 [1] 韩铭 [2] 肖迎聪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712046 西安,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710032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超声医学科 [1] 710032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病理科 [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4.02.006
发布时间 2024-04-29
  • 浏览51
  • 下载0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