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结合临床病理指标模型对T1-2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Predictive value of a model developed based on ultrasonic features combined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indicators for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T1-2 breast cancer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对T1、T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西京医院诊治的经病理证实为T1、T2期乳腺癌的患者354例,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将其分为转移组125例与非转移组22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构建腋窝超声模型及综合模型(腋窝超声特征+乳腺超声特征+临床病理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预测效能;绘制综合模型的列线图并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校准度及临床效用。结果:淋巴结长短径比值、淋巴结形态分型、肿瘤最大径、结构扭曲、体质量指数(BMI)、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腋窝超声模型、综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95%CI: 0.684~0.758)、0.812(95%CI: 0.767~0.858),综合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腋窝超声模型(Z=3.547,P<0.001)。结论:在腋窝超声基础上结合乳腺癌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能够提升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能,为乳腺癌的分期、预后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5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