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诱导性研究
Inducibility of β-Lactam Antibiotics to AmpC β-Lactamase in Enterobacter cloacae
摘要目的 分析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氨曲南4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AmpC酶诱导前后耐药性的变化,并对部分突变菌株进行ampD基因的测序及序列分析.方法 选择野生型和高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各5株,进行抗菌药物诱导实验;检测菌株诱导前后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并进行三维试验、等电点测定及抑制试验的检测,选择诱导突变的1194E菌株4株进行ampD基因扩增、测序.结果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野生型菌株诱导前后的MIC值变化不明显,而对高诱导菌株诱导前后的MIC值变化较大,以头孢曲松和氨曲南诱导后的MIC值增高最为明显,可达10.7~128.0倍;ampD基因测序结果提示,经抗菌药物诱导的突变株中,ampD基因序列中有多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发生突变的位点基本相同.结论 尽管作为诱导剂的抗菌药物不同,但ampD基因序列中发生突变的位点基本相同.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15
- 被引14
- 下载2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