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抑郁状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mpac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embryo transfer outcom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摘要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女性往往表现出焦虑、抑郁以及感知压力等心理困扰,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可通过心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影响母胎界面的免疫稳态、囊胚的孵化和母亲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影响胚胎滋养层的增殖、侵袭、血管重塑等,降低了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且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痛苦,形成恶性循环.因此IVF-ET治疗前后应充分发挥夫妻之间积极的伴侣效应或使用认知行为疗法、针灸、瑜伽等方式来进行心理干预,通过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IVF-ET治疗后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本文综述了接受IVF-ET治疗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以及心理干预在IVF-ET治疗实践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改善IVF-ET治疗结局提供新思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3
- 被引17
- 下载6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