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gy assessment of three home courtyar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s in TibetAutonomous Region, China
摘要题目:西藏三种庭院生产体系的能值评价目的:利用能值方法评价西藏三种庭院生产体系的生产效率、环境效益、可持续性以及经济效益。创新点:利用能值方法,首次对近年流行的新型农牧一体化生产模式(“玉米田养鹅”),以及西藏常规庭院生产体系“豌豆–小麦轮作”和“常规玉米连作”进行生态与生产效益的全面评价,明确适宜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庭院生产技术体系。方法:以两年(2012和2013)作为时间单元,记录期间各庭院生产体系物质的投入和产出。各生产体系中所有投入和产出的物质与各物质相对的转化系数即单位能值价值(UEV)相乘转换为太阳能值(sej),各物质的 UEV统一全球驱动能值在15.20×1024 sej/year的基准上。利用“可新比例”划分各投入物质的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部分,并计算相应的能值指标(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性指标以及农产品安全指标等),从而通过能值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来评价各庭院生产体系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结论:本研究中“玉米田养鹅”具有卓越的生态–经济效益,“豌豆–小麦轮作”次之,而“常规玉米连作”可持续性低且环境负载较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9
- 被引1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