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lum-Blossom Needle Tapping Treating Insomnia due to Deficiency of both the Heart and the Spleen
摘要目的:观察腹针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梅花针叩刺,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中医证候自评量表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QSI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以及主症、次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以及主症、次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90.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联合梅花针叩刺是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有效方法,与常规体针比较在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疗效突出,为今后临床治疗失眠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95
- 被引43
- 下载11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