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益母草味辛,性平,微温,归心包、肝、膀胱经,一名"茺蔚",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之精,故有益母之称."益母草药性趋向沉降,有活血化瘀之功,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经行头痛、崩中漏下、产后恶露、癥块等妇科诸症.药理研究证实,益母草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黄酮类、二萜类等化合物,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效果,可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同时还可抗炎、镇痛,治疗痛经、闭经、异常子宫出血、经期头痛、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效果显著[1].李亚平,主任中医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从医近 40 载,对益母草的临床运用有独特经验.除妇科诸疾外,李老师临床还常用益母草治疗心血管病、皮肤病、情志病等,疗效显著.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
- 被引0
- 下载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