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整理《黄帝内经》及相关中医古籍中关于出针操作的记载,总结出针操作的规律,浅析出针操作需遵守的时机.[方法]通过对中医古籍的整理分析,从邪气谷气、气血虚实、阴阳寒热、呼吸吐纳四个角度探讨出针操作的规律,并归纳总结.[结果]出针前需诊察患者病情体质,根据脉象判断正邪盛衰、气血虚实,根据望诊、切诊判断寒热阴阳,根据闻诊听呼吸吐纳以确定出针的适宜时机,并通过正确的出针方法补虚泻实.[结论]《黄帝内经》十分重视出针操作的时机,当邪去正安、阴平阳秘之时方可出针,骤然出针则会造成气血运行紊乱或余邪蕴于体内等不良后果,对针灸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