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21例临床分析
Wrist ulnar-basi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another alternative for the first hemodialysis access
摘要目的:探讨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作为首次前臂自体动静脉造瘘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行首次前臂自体动静脉造瘘术的97例患者(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21例、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76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2年,统计分析2种术式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初级通畅率、2年初级通畅率等数据上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可及血管震颤,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无感染、肢体肿胀、肢体缺血、心功能衰竭等.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组1年初级通畅率76.2%,2年初级通畅率为66.7%;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组1年初级通畅率78.9%,2年初级通畅率为68.4%.2组间初级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手术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和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相似的1年、2年初级通畅率,可以作为首次前臂自体动静脉造瘘术式的另一种选择方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29
- 被引4
- 下载12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