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体同源臂长度对 ZFN 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的影响
The effect of the length of donor homologous arm on the efficiency of ZFN-induce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摘要应用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和序列同源的供体(Donor)作为模板,借助 DNA 的同源重组修复机制能够对动物基因组实现精确的遗传修饰。目前关于供体长度与 ZFN 介导的同源重组修复效率相关性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构建了一对靶向 EGFP 的 ZFN 并鉴定了活性,同时设计了一系列不同长度的供体,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在稳定整合了带有移码突变的 EGFP 基因的 CHO 细胞中系统分析了供体长度对 ZFN 介导的同源重组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同源臂单臂仅有50 bp 时,即可有效支持 ZFN 介导的同源同组,随着同源臂长度的延伸,同源重组的效率有所提高,但要实现高效率的同源重组(较传统方法提高104倍),同源臂单臂长度需要延长至1000 bp 以上。这为今后如何设计合适的 Donor,以提高 ZFN 等基因组编辑工具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提供了借鉴。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1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