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旱柳的树冠构型与光截获
Canopy structure and radiation interception of Salix matsudana: Stand density dependent relationships
摘要植物可以通过调整树冠构型和光截获来增强自身的光合效率和竞争力.在甘肃省张掖市黑河干流边缘的洪泛平原湿地选取Ⅰ (25-36 Ind.·plot-1)、Ⅱ (37-48 Ind.·plot-1)和Ⅲ (49-60 Ind·plot-1)3个密度梯度,研究了不同密度旱柳(Salix matsudana)的冠层厚度、冠层面积和冠层光截获,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旱柳种群密度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加、土壤电导率和水分利用率逐渐减小,旱柳枝长度与冠层厚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光合有效辐射、分枝数、分枝角度与冠层面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叶面积指数和光截获、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中密度样地最大;旱柳的光截获与冠层厚度和冠层面积在低密度样地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在高密度样地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5),在中密度样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旱柳在低密度选择减小光截获与冠层厚度而增大冠层面积的水平空间拓展模式,在高密度倾向于垂直空间拓展模式,反映了植物树冠构型在不同生境中的表型可塑性变化.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3
- 被引1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