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中医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 Thre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ndon Boning Techniqu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摘要目的 观察膝周手法、腰髋同调及腰髋膝共治三种理筋正骨手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疗效差别.方法 筛选385例2022年7月—2023年5月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KOA患者,符合纳入标准2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膝周手法组(84例)、腰髋同调组(84例)、腰髋膝共治组(84例)以及空白对照组(44例).3个治疗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膝周手法组采用膝关节局部理筋正骨手法(每周2次,共2周)治疗,腰髋同调组采用髋关节推摇拔伸手法联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每周2次,共2周)治疗,腰髋膝共治组采用膝周手法组+腰髋同调组(每周2次,共2周)治疗,空白对照组仅作健康教育.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并比较3个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的VAS、WOMAC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12)评分.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空白对照组2周后VAS、WOMAC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周及随访时VAS、WOMA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SF-12评分显著增高(P<0.05).与膝周手法组比较,治疗后2周及随访时腰髋同调组与腰髋膝共治组VAS、WOMA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SF-12评分显著增高(P<0.05);但腰髋同调组与腰髋膝共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周手法、腰髋同调、腰髋膝共治手法治疗KOA对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疗效,腰髋膝共治手法比单纯膝周手法疗效更为显著,但与腰髋同调组疗效相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