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Application of nucleos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ues (NUCs) and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摘要目的:比较3组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的近期疗效,并根据入院时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和治疗结果构建回归模型,以分析影响CSHB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976例CSHB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加用NUCs治疗组(NUCs治疗组)和未加用NUCs治疗组(对照组),比较NU-Cs不同治疗方法(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CSHB近期预后的影响;并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纠正混杂因素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3种治疗方法对CSHB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HB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MELD评分、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性脑病分级、NUCs应用与否、HBV DNA水平、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次数、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P<0.05).结论:NUCs抗病毒治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及其次数是影响CSHB近期预后重要的有利因素,而高MELD评分、高年龄、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肝性脑病分级、高HBV DNA水平、高总胆红素水平和低胆碱酯酶水平是其不利因素;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3种方法对CSHB的近期预后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47
- 被引8
- 下载18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