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基于"治肝实脾"理论治疗慢性肝病

Discussion on treating chronic liver disea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eating liver diseases by strengthening spleen

摘要慢性肝病可见脂肪肝、肝囊肿、肝炎等疾病,归于中医学"肝积、胁痛、黄疸、鼓胀"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慢性肝病多治以疏肝健脾理气.治肝实脾理论最早源于《难经》,后在《金匮要略》中被进一步阐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中蕴含治未病思想,在治疗肝病时还加用调补脾胃之药,使脾胃中土健旺,预防肝木过旺而乘脾土.脾胃为仓瘭之官、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可防肝木相乘,又可滋养肝木.文章基于治肝实脾理论,从理论基础及病因病机出发,探讨该理论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并了解到治肝实脾理论与现代肠-肝轴学说相契合,得知西医的肠与中医"脾"的功能密切相关,大肠也是"脾"功能的一部分,其食物的消化、吸收、传导作用是中医脾主运化思想的具体表现,以大肠为中心,联系肝脾两脏.因此应将实脾贯穿于慢性肝病治疗的全过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在治疗慢性肝病时常加用健脾益气祛湿之药,以防止慢性肝病恶化.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进行形体锻炼,日常采用中药调理身体,使气血平和,这对预防慢性肝病的进一步传变有积极意义.

更多
广告
作者 陈丽 [1] 李润 [1] 韦羽恬 [1] 林娜 [1] 梁尧 [1] 学术成果认领
分类号 R256.4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674-7860.2024.32.019
发布时间 2025-01-18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050134)
  • 浏览6
  • 下载0
中医临床研究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