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杨震主任医师应用元代医家朱丹溪所倡导的"相火论"学说及内生火热理论指导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相火学说"是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的.朱丹溪认为,君火指人体正常神明活动,相火指人体内正常或反常的局部内生火热;阴虚相火治用大补阴丸,湿热相火治用枳桔二陈汤.杨师在临床肝病的辨治中应用"相火论"的观点,把肝病所产生的局部内生火热按病理相火这一理论去研究.他在朱丹溪所分2型相火证治的基础上,在肝病临床诊治中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将病理性相火分为5种:即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阴虚相火、相火虚衰.我们在学习中为了掌握5型相火的辨证,特别对14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中医分型观察,其中郁热相火37例,占26.4%;血热相火51例,占36.42%;湿热相火型31例,占22.14%;阴虚相火型13例,占9.28%;相火虚衰型8例,占5.71%.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17
- 被引9
- 下载6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