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古代小肠形体医理误识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影响

摘要古人认为,小肠与膀胱之间存在着联系,饮食物经小肠分清泌浊后,浊之清者由小肠渗出,直接渗入到膀胱而为尿,认为小肠与膀胱的联系是通过脂膜中络系结构而实现的.这种误识影响了中医对临床病变的认识,如将溲血、溲闭、口糜等病变归于小肠,认为是膀胱移热于小肠和/或小肠火沿肠胃食道上逆所致.这种误识也影响了治法的确立,如清小肠火止尿血、治口糜;利小便即实大便、温阳化气利小便等.建议纠正这种误识,在尿液生成与病变中,强调"肾主水"的功能及肾与膀胱的联系.在治法上,以健脾利湿止泄法代替"利小便即实大便法",以温肾利尿法代替"温阳化气利小便法",不再提及"化气"等.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2
栏目名称 学术争鸣
DOI 10.3321/j.issn:1001-1668.2006.12.004
发布时间 2007-01-11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教学研究项目
  • 浏览141
  • 下载17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2006年47卷12期

891-893页

ISTICPKUCSCD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