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辨治规律的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ul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Collateral-qi Deficiency and Stagnation Syndrome under the Guidance of Vessel-collateral Theory and Yingfen-weifen Theory
摘要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辨治规律.方法 围绕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症、法、方、药等多种要素,应用贝叶斯网络、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综合性数据分析方法,客观揭示脉络学说指导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临床辨治规律. 结果 贝叶斯网络提取的与络气虚滞证因果关系较强的症状为心胸隐痛、神疲乏力、脉沉细、心悸懒言、舌有齿痕等;利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络气虚滞证的症状及药物,结果显示,心胸隐痛、胸闷气短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7.41%、6.79%,药物频率较高的为西洋参、赤芍等,分别为5.83%、5.59%;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炒酸枣仁-合欢花、麦冬-五味子、茯苓-泽泻等有意义的聚类组合;运用描述性分析总结常用药对的药物剂量,其中西洋参-生黄芪常用剂量为12g:30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了高频药对与症候群之间的关联强度,并且所有组合的关联度均在0.4以上. 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进一步阐明以脉络学说指导的冠心痛心绞痛络气虚滞证患者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35
- 被引24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