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分着丝粒蛋白E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浆的浓度检测<br> 1、目的:<br>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血浆着丝粒蛋白E蛋白的浓度变化及着丝粒蛋白E作为帕金森病生物学标记物的价值。<br> 2、方法:<br> 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收集58例帕金森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全血各2ml,3000转/分,离心20分钟,收集上层血浆,用人着丝粒蛋白E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ELISA kit)检测血浆着丝粒蛋白E浓度,并分析血浆着丝粒蛋白E浓度与年龄、性别、病程、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用药种类和剂量等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br> 3、结果:<br> (1)帕金森病患者血浆着丝粒蛋白E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r> (2)血浆着丝粒蛋白 E浓度与年龄、性别、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用药种类和剂量等临床指标的无明显相关关系。<br> 4、结论:<br>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着丝粒蛋白E浓度发生特异性改变,可能与帕金森病患者外周免疫系统的改变有关,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帕金森病发病。着丝粒蛋白E尚不能成为帕金森病的血浆生物学标记物。<br> 第二部分着丝粒蛋白E基因在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研究<br> 1、目的:<br>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着丝粒蛋白E基因的表达,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情况。<br> 2、方法:<br> 用枸橼酸钠抗凝管收集37例帕金森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Trizol法提取细胞内总RNA,逆转录为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相对定量着丝粒蛋白E 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着丝粒蛋白E的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年龄、性别、病程、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用药种类和剂量、淋巴细胞数等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br> 3、结果:<br> (1).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着丝粒蛋白E基因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升高;<br> (2).着丝粒蛋白E基因表达量与病程呈负相关关系,与年龄、性别、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MMSE评分、UPDRSⅢ运动评分、Hoehn-Yahr分级、用药种类及剂量、血浆CENP-E浓度等临床指标均无明显相关关系。<br> 4、结论:<br> 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增殖较正常人活跃,是外周免疫系统被激活的表现,可能成为免疫炎症机制参与帕金森病发病的新的证据,再一次证明帕金森病是全身性多系统疾病,为免疫抗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