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代谢综合征作为一组代谢紊乱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疾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以及全死因死亡率的升高。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 B淋巴细胞在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多种糖蛋白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存在于呼吸道黏膜液、小肠黏膜液、唾液以及乳汁等其他体液中。目前研究发现,炎症与代谢综合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相关疾病患者机体处于慢性低水平炎症状态,机体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游离脂肪酸等炎性介质升高,诱导体液免疫系统激活,刺激 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也有研究发现,在代谢综合征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受损的情况。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没有全面研究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大样本人群研究。<br> 研究目的:在天津成年人群中,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旨在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br> 方法:本研究主要使用“天津人群慢性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研究(TCLSIHealth)”的部分基线数据,通过对2010年到2014年间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体检数据,获得较为详尽的流行病学相关资料。通过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定研究对象,最终10,597人纳入到横断面研究分析中。本研究所涉及的需要搜集的变量有年龄、性别、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血液测量指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球蛋白(IgG、IgE、IgM和IgA))、血压、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疾病史和家族病史。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2013年中华医师协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出的诊断标准,满足以下五项中的任意三项即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包括腹部肥胖(中央型),甘油三酯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血压和血糖水平升高。使用SAS9.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患病率之间相关性分析。<br> 结果:本研究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7.1%,其中男性患病率(36.7%)高于女性(12.7%)(P<0.05)。经多因素调整之后,最终模型结果显示男性IgG第四和第五水平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第一组降低(IgG第四和第五水平组OR值分别为0.76(0.63,0.91)和0.82(0.67,0.97)),并且发现随着IgA水平的升高, MS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各五分位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00,1.10(0.92,1.33),1.11(0.92,1.34),1.16(0.96,1.40)和1.47(1.22,1.79)(趋势性P值<0.001))。而在女性中,则没有观察到相似的结果。<br> 结论:男性MS患者中血清IgG浓度降低,IgA浓度升高,血清IgG高水平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低,血清 IgA浓度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血清IgM水平与高甘油三脂血症和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呈正相关。在女性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没有相关性,但血清 IgG浓度与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呈负相关,IgA浓度与血糖升高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果提示在男性中,血清IgA浓度升高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预测因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