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治疗已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技术层面的可行性也不断提高。基因治疗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细胞表达特定产物,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其中,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基因治疗的关键,通过控制产物的表达水平,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潜在的毒副作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目前的基因调控手段主要包括光诱导基因表达系统,四环素诱导基因表达系统以及电磁波诱导的基因表达系统等。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有各自的局限性,比如处在研究前沿的光控基因表达,它虽然能够快速调控基因表达,但却不能到达深部组织,调控肝脏等深部器官的基因表达,起不到治疗效果。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机械波源,可以穿过皮肤,到达深部组织,并且进行精确空间定位,因此探讨超声敏感元件.利用超声调控基因表达,对肝脏等深部组织疾病的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br> 超声在医学上应用广泛,其生物学效应主要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利用超声波热效应产生的热量激活HSP70启动子,使其下游基因表达,这是转基因时空表达研究较多的一个领域。但 HSP70启动子的激活温度较高,通常在43℃才有明显基因表达增强,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周围组织损伤。近年来,超声的非热效应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文献报道,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LIPUS)照射能够影响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超声既然能够激活信号通路,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那么可以推论,存在某些特定的序列,能够对低剂量的安全超声应答。通过随机合成大量启动子序列,从中筛选,能够找出对安全剂量超声应答的序列。<br> 肝脏作为重要的网状内皮系统,能够吞噬大量纳米、微米颗粒,成为基因输送的主要组织和基因治疗的理想器官。肝纤维化是肝脏的一种慢性疾病,由肝脏损伤,修复过度所引起。在受到炎症、损伤等刺激后,肝脏的星状细胞激活、胶原纤维分泌增多,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若不及时纠正,持续性的纤维化会导致不可逆的肝硬化,最终还可能演变为肝癌,极大威胁人类健康。肝纤维化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改变,其中巨噬细胞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亚型的巨噬细胞对肝纤维化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我们设想以肝纤维化为疾病模型,通过导入外源基因,改变巨噬细胞的分化状态,并通过控制外源基因的表达来调控巨噬细胞功能,从而控制肝纤维化进程。<br> 据报道,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miR155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且这种降低作用与巨噬细胞关系表型及功能密切。本研究拟在寻找超声敏感元件的基础上,利用超声照射及超声敏感元件,精确调控 miR155 inhibitor的释放,控制miR155的表达水平,从而调控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影响肝脏纤维化进程。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br> 1、构建随机文库筛选超声敏感元件<br> 我们通过构建随机文库进行正向筛选。我们通过酶切、连接、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含大量pWPI-20NminiCMV-PAC的随机文库,通过20N+miniCMV诱导耐药基因表达,其中PAC是指Puromycin抗性基因,即嘌呤霉素N-乙酰转移酶基因(puromycin N-acetyl-transferase gene, PAC)。我们利用嘌呤霉素共培养未转染的HeLa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确定筛选的最佳浓度后,将构建好的随机文库转染细胞,进行超声照射,观察细胞状态。筛选在嘌呤霉素中存活的细胞,提取基因组测序,对安全超声反应的敏感元件,为下一步基因治疗提供序列。<br> 2、RNA测序分析超声照射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br> 低强度超声对骨质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广泛报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基于超声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种分化潜能和多样的作用,我们选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并培养C57BL6小鼠原代BM-MSCs,对MSCs进行100 mw/cm2、15 min的超声照射,同时设置对照组,利用RNA测序技术分析超声照射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并利用分析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可能对超声敏感的调控元件。<br> 3、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microRNA(miRNA)的肝脏递送<br> 我们选取6周-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通过25 ml/kg的CCL4(3:7溶于橄榄油)腹腔注射,同时设置橄榄油注射组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2周、4周、6周、8周取组织,行病理检查,观察造模情况。为了使microRNA能顺利到达肝脏,并进入巨噬细胞,我们也进行了 microRNA体内输送的研究。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包括壳聚糖包裹的 PLGA纳米粒、商品化的超声微泡Targesphere,以及商品化体内核酸转染试剂Engreen,利用带荧光的miRNA观察不同核酸递送系统的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裹的 PLGA纳米粒很难将核酸递送至小鼠体内;Targesphere联合超声微泡爆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核酸输送至小鼠肝脏;Engreen对体内转染的效果最好。<br> 4、基于超声敏感元件的miR155精确时空干预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br> 我们将筛选出的超声敏感元件与miR155 inhibitor连接,构建质粒,以此实现对miR155表达水平的调控,并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入CCL4造模的肝纤维化小鼠体内,利用超声照射,调控miR155 inhibitor的表达,探讨超声对miR155 inhibitor诱导释放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的缓解和治疗作用。具体方法为将miR155 inhibitor输送至CCL4造模的C57小鼠体内,分别设置CCL4注射组,CCL4注射+miRNA inhibitor NC组, CCL4注射+miRNA inhibitor NC+LIPUS组,CCL4注射+miR155 inhibitor组,CCL4注射+miR155 inhibitor+LIPUS组,观察各组小鼠纤维化严重程度,统计分析miR155 inhibitor对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目前这部分实验仍在进行中。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