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基于“知识元语义分析”探讨张仲景“辛开苦降”的内涵及其临床运用

摘要研究目的:<br>  本文通过知识元语义分析张仲景《伤寒论》中泻心汤类方,从而揭示张仲景“辛开苦降”性-效理论内涵,并拓展其临床运用。<br>  研究方法:<br>  本文基于知识元语义分析,在中药知识领域中解构药性知识元、功效知识元,运用“五味知识元配伍、性-味知识元配伍、性效知识元结构化关联、“效-证-症-病”知识元结构化关联、效-效知识元结构化关联”等知识元链接构建中药复方药性知识元配伍分析模型,从而对中药复方药性知识元配伍及其表达的功效进行分析。籍此模型阐述泻心汤类方的药性知识元配伍表达功效的具体过程,阐明了泻心汤类方的临证应用及其随证演变规律,从张仲景“辛开苦降”组方适应的证候、证候模型、常用药物及用药分析、临证组方思路等方面说明了张仲景“辛开苦降”临证组方方法。并且从淡味药的配伍运用、辛寒和辛凉药的配伍运用、临证灵活用药等三个方面拓展了张仲景“辛开苦降”临证组方运用。<br>  研究结果:<br>  1.张仲景“辛开苦降”的内涵<br>  1.1.张仲景“辛开苦降”组方的药性内容<br>  四气知识元:寒+热;寒+温;寒+大热(3者任选1);五味知识元:苦、辛;“辛”味药气:热、温、大热(3者任选1);“苦”味药气:寒。<br>  1.2.张仲景“辛开苦降”适应的病因<br>  外因:风、寒、暑、湿、燥、火、热<br>  内因:虫、毒、食、积、脓、结<br>  1.3.张仲景“辛开苦降”适应的病机<br>  泻心汤类方主治的病机为表里、虚实、寒热夹杂。表里夹杂指的是:表里同病;虚实夹杂指的是:实证夹虚、虚证夹实或者虚实并重;虚指的是阳虚、气虚、血虚、津亏、脾肾虚,实指的是心、肝、胆、肺、痰、湿、水、饮的实热或者实寒、气滞、气逆、血瘀、虫证、毒证、结证、脓证。寒热错杂指的是:上热下寒、上寒下热或者表寒里热。<br>  1.4.张仲景“辛开苦降”在不同辨证系统中的具体涵义<br>  在“八纲辨证功效群”中:“辛开”指散寒、助阳、回阳、通阳、升阳、发表;“苦降”指清热、潜阳、养阴。<br>  在“内外因辨证功效群”中:“辛开”指祛风、散寒、解暑;“苦降”指清热、泻火、息风、杀虫、解毒、散结、排脓、消积、消食。<br>  在“气血津液辨证功效群”中:“辛开”指行气、活血、化瘀、除湿、化痰;“苦降”指降气、凉血、止血、泻水、逐饮。<br>  在“脏腑辨证功效群”中:“辛开”指温肺、宣肺、通脉、疏肝、温中、调中、温胃、调胃;“苦降”指清肺、通肠、清心、清肝、平肝、利胆。<br>  1.5.张仲景“辛开苦降”组方涉及的证候<br>  (1)表虚(主证):表阳虚证<br>  (2)表实(次证):表实寒证<br>  (3)里虚(次证):里阳虚证、里阴虚证;气虚证、血虚证、津亏证;脾肾亏虚证<br>  (4)里实(主证):<br>  里实热证―血热证、痰湿水饮热证;热邪壅肺证、痰热壅肺证、大肠湿热证;心火亢盛证、痰火扰心证;肝胆火盛证、肝胆湿热证;湿热蕴脾证、胃热证;<br>  里实寒证―痰湿水饮寒证;寒邪客肺证、痰湿阻肺证;心脉痹阻证(寒凝心脉);寒湿困脾证、胃寒证;<br>  里实它证―气逆证、气滞证、血瘀证;食伤证、虫证、毒证、结证、脓证、积证;肝气郁结证、胆郁痰扰证、痰迷心窍证<br>  1.6.张仲景“辛开苦降”组方适应的证候模型<br>  (1)表虚证+里实证;<br>  (2)表实寒证+里实证;<br>  (3)里虚证+里实证;<br>  (4)表虚证+表实寒证+里实证;<br>  (5)表虚证+里虚证+里实证;<br>  (6)表实寒证+里虚证+里实证;<br>  (7)表虚证+表实寒证+里虚证+里实证。<br>  2.张仲景“辛开苦降”的临床运用<br>  2.1.泻心汤类方的临证分析<br>  分别从“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层面分析了泻心汤类方中各个的整体功效,归纳了各个方适应的证候。根据各药性知识元在张仲景“辛开苦降”组方中的作用,比较分析了泻心汤类方中各方的不同,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br>  2.2.泻心汤类方的随证演变规律<br>  阐述了泻心汤类方中各方如何随证候轻重变化而组方选药,说明了从附子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到旋覆代赭汤是如何通过加减用药逐步转换成方。<br>  2.3.张仲景“辛开苦降”临证组方方法<br>  结合张仲景“辛开苦降”组方涉及的证候、证候模型、常用药物及用药分析、临证组方思路等总结其临证组方方法,其方法为:一、判断患者证候;二、根据证候轻重选药;三、依据证候模型组方。<br>  2.4.张仲景“辛开苦降”临证组方的拓展运用<br>  从淡味药的配伍运用、辛寒和辛凉药的配伍运用、临证灵活用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张仲景“辛开苦降”临证组方的拓展运用。<br>  研究结论:<br>  1.基于知识元语义分析构建出的中药复方药性知识元配伍分析模型,能揭示张仲景在药和方之间存在药性-功效的逻辑关联,更好地阐明从单味药到复方功效表达实现的过程方式。<br>  2.从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层面解析张仲景应用“辛开苦降”的泻心汤类方泻心汤类方性-效理论内涵,拓展其临床运用,实现张仲景“辛开苦降”的知识增值。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