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探讨瓣膜置换同期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矫治心房纤颤(AF)的中远期效果及其独立危险因子。<br> 方法:<br>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手术128例,统计围术期患者基本资料、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以及术后12个月内心律变化情况,通过分组比较围术期及术后资料,评价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有效性,统计学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r> 结果:<br> 128例房颤患者未发生围术期死亡,无Ⅲ°度传导阻滞发生,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以上稳定窦性心律(sSR)分别为87.5%、86.1%和85.7%。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前后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射血分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sSR组和AF组在房颤病程超过60个月、左房前后径≥50mm、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左心房前后径(LAD>60mm)、房颤病程时间和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br> 结论:<br> 1、双极射频消融手术作为心脏手术的附加手术安全、有效;<br> 2、术后3个月后窦性心律转复率趋于稳定,AF复发率下降,AF病程时间超过60个月、LAD>60mm及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是影响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