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股骨颈前倾角大小与术后髋关节功能、髋关节脱位率及预后的关系,建立精准的股骨颈前倾角角度尺测量模型,为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及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依据。<br> 材料与方法:<br> 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5年5月自2016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新鲜不稳定型骨折 98 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研究国内外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股骨颈前倾角判断方法,以基础理论为支撑、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为指导思想,以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不人为因素增加患者创伤为原则,以减少主观性因素造成的术中股骨颈前倾角大小判断误差为目的,并密切结合本院临床应用现状,研制设计出能够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精确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大小的角度尺测量器。应用角度尺测量器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测量的股骨颈前倾角大小,根据术中测量值分为三组:股骨颈前倾角10°-15°(A组31例);股骨颈前倾角15°-20°(B组38例);股骨颈前倾角20°-25°(C组29例);应用SPSS17. 0统计软件对3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在术后 3月、6 月、12 月、18 月的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髋关节脱位率及髋关节内翻畸形等方面进行分析。<br> 结果:<br> (1)三组患者中术后3月、6月、12月及18月髋关节功能评分B组、C组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与C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r> (2)三组患者中术后3月、6月、12月及18月随访期间髋关节脱位率行?2检验,结果显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496,P=0.000<0.05),三组患者髋关节脱位率为:A组>B组>C组。<br> 结论:<br> (1)角度尺测量器在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能够精准判断股骨颈前倾角大小,角度尺测量器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人为误差;<br> (2)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股骨颈前倾角固定在20°-25°时,髋关节功能较好,髋关节脱位率低。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