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旨在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就医压力,增加患者基层的就诊率,并建立新的就医秩序,促进"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良好的就医格局的形成。但是,这一项惠民的政策至颁布实施以来,却还没有真正实现合理的就医格局,仍然存在部分城市居民患病后并不愿意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或者出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次数偏低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城市居民基层首诊意愿(即城市居民患病后是否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和城市居民就医行为(即过去一年城市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次数)这两方面展开研究。<br> 本文以厦门市六个辖区的部分社区城市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调查信息为样本。首先对人口学特征、政策认知因素、医疗信任因素、就医习惯因素、医疗费用因素和医疗服务因素分别与厦门城市居民基层首诊意愿和就医行为进行相关性检验,剔除当中相关性不显著的因素;然后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城市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城市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西蒙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尝试解释在分级诊疗政策背景下影响厦门城市居民基层首诊意愿和就医行为因素的内在逻辑。<br> 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在患病后,他们的基层首诊意愿和就医行为没有办法考虑到一切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这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就医决策过程;另外,城市居民的基层首诊意愿和就医行为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不一致。其中,影响城市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的主要是就医习惯因素和医疗信任因素;而影响城市居民就医行为的主要是医疗费用因素和医疗服务因素。因此,政府在实施分级诊疗政策、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从城市居民在患病后所做出有限理性就医决策的角度出发,考虑城市居民在做出不同就医决策时可能受到哪些主要因素影响,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8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