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较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使得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成为多发病,且发病对象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已刻不容缓。脉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脉搏信号含有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对脉搏信号的准确测量与分析,可有效地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实现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早期预防。<br> 针对传统的脉诊仪体积大、价格昂贵、不便于携带的缺点与我国医疗资源短缺的社会问题,本文利用蓝牙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传输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脉搏信号检测与监护系统,通过智能手机控制测量人体脉搏信号,并远程传输到远程医疗中心并反馈分析结果,可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有效预防以及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监护。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r> 1、便携式脉搏传感节点设计。从低功耗、小体积、低成本的需求出发,对负责测量脉搏信号的脉搏传感节点进行了设计。硬件电路部分的设计包括红外发射管驱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MCU最小系统、电源管理模块。MCU控制程序包括定时器、串口、AD转换等部分,在MCU的控制下协调工作,完成脉搏信号的采集。<br> 2、Android APP与服务器端Web程序设计。基于当前热门的Android操作系统设计了Android智能手机APP软件,主要包括用户登录、蓝牙通信、数据解析与存储、波形绘制与网络通信等功能部分;服务器端程序采用B/S网络架构的Web访问方式,通过TCP Socket接口与智能手机进行网络通信,通过移动互联网接收脉搏信号显示并发送分析结果。<br> 3、针对脉搏信号的数据处理。由于脉搏信号在采集过程中会混入噪声与基线的干扰,这对脉搏信号的测量精度与后续脉搏信号的分析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采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去噪与基线消除处理。并设计了算法对脉搏波的波峰波谷特征点进行了识别,运用识别出的波峰波谷点可计算出人体心率。<br>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利用当前时新的Android操作系统与Java Web网络编程技术,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机与服务器远程传输与诊断的系统,实现了脉搏信号的远程测量、远程传输与分析结果的远程反馈,克服了传统脉诊仪体积大、价格昂贵、需要连接计算机且一般只能用于医院等机构的缺点,为实现人体健康状况的远程监护与心血管疾病的远程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