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br> 对比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参数变化,以解决以下问题:<br> 1.不同支撑体对于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有无差异;<br> 2.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疗效是否有影响;<br> 3.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并发症有无影响;<br> 4.是否可以利用矢状面平衡参数预估手术疗效。<br> 研究方法:<br> 1.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住院行ACCF手术的患者,手术涉及两个相邻节段,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名病患,其中术中用钛网植骨15例,纳米人工骨植骨15例。<br> 2.矢状位参数的测量: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以内)、术后3、6、9月行颈椎侧位片,测量并记录每次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2-7SVA、TIA。<br> 3.疗效评价指标:记录两组病患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JOA评分。<br> 4.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年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采用卡方检验,手术节段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ANOVA,组内差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数据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 研究结果:<br> 1.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在性别、年龄、颈前路手术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r> 2.两组术后复查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两组间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br> 3.两组组间比较术后C0-2Cobb和C2-7Cobb角存在差异,特别是C2-7Cobb角,术后3、6、9月差异显著(0.003、0.001、0、0);组内比较两组的TIA术前术后没有显著差异,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前术后即刻均有显著差异;钛网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后及术后3、6、9月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br> 4.C0-2Cobb角和C2-7Cobb角呈现显著正相关(r=0.403,P=0.027),C0-2Cobb角与T1S成正相关(r=0.463,P=0.010),C0-2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471,P=0.009),C2-7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569,P=0.001),TIA与其余参数均没有明显相关性。<br> 研究结论:<br> 1.颈椎前路手术对TIA没有明显影响,而手术通过提高C2-7Cobb角和C0-2Cobb角,增大T1A,缩小C2-7SVA,使得颈2相对颈7后移,调整头部重心,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br> 2.不同支撑体对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钛网和n-HA/PA66术后即刻均能改善颈椎的矢状面参数,但是在术后维持矢状面稳定上,钛网比n-HA/PA66差,术后早期可出现矢状位平衡丢失。<br> 3.在术后临床疗效上,运用钛网和n-HA/PA66术后9个月以内均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术后疗效短期内无确切相关性,长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