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独山瓜馥木茎抗结核杆菌成分及作用机制初探

摘要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而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脏器,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伴随人口流动的加速,用药不合理以及抗结核药物作用靶点的突变,导致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不断出现,再加上近年来患有艾滋病(AIDS)人口数量的增长,结核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发发病率急剧上升,给结核的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成为控制和治疗结核病的迫切要求。<br>  我国中药来源丰富,品种繁多,天然无污染可再生,毒副作用低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这使中药在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具有一定的优势。本课题利用贵州中草药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民族医药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前期活性筛选,发现贵州地道药材独山瓜馥木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对独山瓜馥木乙醇提取物(600g)进行分段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80g)、乙酸乙酯部位(80g)、二氯甲烷部位(120g)以及剩余物(250g)四个部分。通过活性追踪,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以及剩余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大于160μg/mL,视为无效,而二氯甲烷部位MIC值为160μg/mL,确定二氯甲烷萃取物为活性部位。将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继续分离,得到Fr.A~Fr.G共7个组分。其中仅有Fr.C和Fr.D对结核杆菌的MIC范围在100~200μg/mL,但Fr.C比Fr.D活性稍高。随后,通过薄层色谱(TLC)和硅胶柱层析对Fr.C组分进行多次纯化,分离得到具有抑制结核杆菌活性化合物GF-01(16mg),对结核杆菌的MIC为80μg/mL。化合物GF-01为白色粉末状,溶于二氯甲烷和甲醇;能使改良碘化铋钾生物碱显色剂呈红色,说明活性单体为生物碱类化合物;能使酸化的氯化铁溶液呈红色,表明活性单体含S元素。综合波谱分析数据并结合参考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为3-(6-羟基-9-氧代-9H-芴-1-基)丙硫酰肼。Fr.D组分具有抗结核活性,但由于其极性较大,仅依靠常规的硅胶柱分离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结果。为了明确其主要化合物种类,故该组分选用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的LC-MS手段进行分离,对含量较高的2个化合物进行MS分析,表明Fr.D组分主要由化合物GF-02(2-硫氧-2,3-二氢-1H-苯并[d]咪唑-5-羧酰胺)和化合物GF-03(邻苯二甲酐)组成。<br>  为初步揭示化合物GF-01的作用靶点,首先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该分子与结核杆菌相关靶点进行虚拟对接,结果显示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为潜在靶点。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结核杆菌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基因(glf)转录水平,对靶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被单体化合物GF-01干预后的结核杆菌的基因glf表达量出现下调,其2???值是空白对照的0.36倍,提示活性化合物对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无抑制作用,而可能是galE1或glfT的抑制剂。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