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桂林市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桂林市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息心率、血压、腰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资料进行研究,探讨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与糖脂代谢的关系。<br>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以确诊2型糖尿病,肥胖/超重(BMI≥24kg/m2),年龄在18-70岁的桂林市常住居民为观察样本,排除临床资料数据不完整者,1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甲亢等甲状腺疾病、库欣综合症、嗜铬细胞瘤患者,肾病综合征、贫血患者,服用影响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激素治疗患者,手术、外伤、感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各种应激状态,妊娠期妇女、精神异常患者、饮用咖啡及浓茶者及不愿参与研究者。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的患者共1325例。其中,男性671例,女性654例,年龄18-70岁,平均53.69±10.24岁,BMI27.21±2.88kg/m2,腰94.19±9.50cm,HbA1c8.86±2.42%,静息心率52~135次/分,平均80.18±10.10次/分。将观察对象按照静息心率四分位数分为四组:第一分位组(静息心率<74次/分),第二分位组(74次/分≤静息心率<80次/分),第三分位组(80次/分≤静息心率<85次/分),第四分位组(静息心率≥85次/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静息心率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br>  结果:(1)较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FPG、PPG、HbA1c均高于较低静息心率组(P<0.05),较高静息心率组患者的年龄低于较低静息心率组;(2)采用卡方检验,并用BONFERRONI校正后进行两两比较,静息心率第一分位组HbA1c达标率高于静息心率第三分位组及第四分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4、7.371,P<0.008);(3)静息心率与FPG、PPG、HbA1c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094、0.073、0.126,P<0.001);(4)腹型肥胖、高静息心率、高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是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在男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静息心率无明显关系(P>0.05);在女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P<0.01)。<br>  结论:(1)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中,腹型肥胖者居多,腹型肥胖是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危险因素,减少内脏脂肪利于患者血糖控制。(2)静息心率增快的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临床上或许可以通过干预心率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或者将静息心率作为糖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3)静息心率增快与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更多
广告
导师 杨帆
学位信息:
桂林医学院 临床医学 内科学(内分泌)(硕士) 2020年
分类号 R587.1
发布时间 2020-11-09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