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肾-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使用双排锚钉线桥技术联合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骨折后期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br> 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4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双排线桥锚钉技术联合可吸收螺钉固定,对照组使用空心钉进行固定,术后均予以卡盘支具外固定,并在支具的保护下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骨折后期予以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或中成药。定期复查,通过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随访使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患肢膝关节功能。<br> 结果:随访时间为6-24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观察组Lysholm评分(94.13±4.38)优于对照组(90.91±6.06),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5)。观察组优良率为95.65%,优于对照组的86.96%,但两者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306)。此外,在不安定度、闭锁感、楼梯攀爬及蹲姿方面的评分,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疼痛、肿胀度、跛行、使用支撑物方面,两组结果相似,都表现出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br> 结论:在“肝肾-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使用双排锚钉线桥技术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效果满意,通过坚强的内固定以及骨折后期中药或中成药的滋补肝肾、荣筋壮骨,确保“筋骨平衡”稳态的恢复,并可以保证较早的进行功能锻炼,从而更好的促进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的恢复,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特别是对有较大骨折块的粉碎性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而言,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