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和目的: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B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已成为医院感染防护的焦点,烧伤病房一直是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区,病人烧伤后因医源性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7年以来,国际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宣布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病原体为国家首要任务,根据文献报道,烧伤创面脓毒血症多由多重耐药菌感染所导致。大面积烧伤病人往往因特殊部位创面包扎困难,而采取暴露疗法,因此对烧伤后暴露创面的加强护理,减少院内感染,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尤为重要。而紫外线消毒作为物理消毒的一种方法,因其设备廉价、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因管理繁琐导致规范消毒达成率较低,以及存在暴露损伤的安全隐患等原因,导致紫外线消毒仍存在局限性。因此为了规范紫外线消毒流程,避免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本课题组联合相关单位研制了一套智能紫外线消毒系统,以提高病区紫外线规范消毒的规范性及安全性。<br> 方法:我们首先访问病区护士了解传统紫外线消毒日常操作流程,针对操作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设计问卷,对全院多个的病区护士进行紫外线消毒知识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传统紫外线日常操作流程中所可能存在的缺陷。同时选取3个安装有AIMS的房间(清创室、静脉药物配置室、换药准备室),以相同位置的高接触区作为采样区域,使用灭菌规格板对接触区进行采样,在AIMS消毒前后进行采样对比,对比消毒后与消毒前临近位置细菌培养结果差异,以了解其消毒效果。同时回顾统计了烧伤病区安装有AIMS的清创室与换药准备室2018年1月-2019年10月中上午、下午时间段的新型紫外线系统消毒成功及失败次数,比较两者的消毒成功率。通过网络搜索以及院内调查近年来传统紫外线灯暴露事件,了解目前紫外线消毒在临床应用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br> 结果:经过试验对比,在安装有AIMS的3个医疗用房(清创室,静脉药物配置室,换药准备室),经过30min消毒后,不同位置高接触区培养出的细菌菌落数量较前均明显减少。烧伤科2018年使用AIMS后清创室和换药准备室的消毒总成功率分别为90.5%和79.0%,上午时间段,共消毒1060次,成功979次,成功率为92.4%,其中清创室消毒成功率90.9%,略低于换药准备室的消毒成功率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午时间段,共消毒1028次,成功789次,成功率为76.8%,其中清创室消毒成功率90.1%,高于换药准备室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019年第3季度的全消毒成功率为89.4%,高于2018年同期的消毒成功率76.1%(P<0.005);其中,清创室和换药准备室2019年的消毒成功率分别为91.2%、89.1%,明显高于2018年同期的消毒成功率82.1%、70.5%(P<0.05)。在安全性方面,烧伤病区应用AIMS的2年里未发生相关的紫外线暴露事件。<br> 结论:AIMS作为一种智能紫外线消毒系统,经对物体表面消毒,显示其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且很好的简化了操作流程并节省了人力成本。烧伤科已在3个医疗用房使用AIMS两年,因换药准备室消毒时人员干扰较多,消毒达成率相对较低,2019年予加强相应人员管理等措施后,各个房间消毒达成率较2018年明显升高,且使用期间未发生与之相关的紫外线暴露事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