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近年来乳腺癌成为导致女性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各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乳腺癌治疗的机制研究。已有研究表明肥胖是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姜黄素作为一种降血脂药物,其潜在的独特的抗癌特性一直被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报道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癌细胞生长,其中就包括乳腺癌细胞。但是至今为止姜黄素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体内研究。本研究从细胞焦亡的方向出发,目的在于探讨姜黄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体内外分子机制。<br> 方法:体内实验: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1、IL-1β和IL-18的阳性反应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焦亡相关蛋白ASC、pro-Caspase-1、GSDMD、Caspase-1、GSDMD-N、IL-1β和IL-18;NLRP3炎症小体;组织蛋白酶B;自噬相关蛋白LC3及p62的表达水平。体外实验:MTT法测定姜黄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测定焦亡相关蛋白ASC、pro-Caspase-1、GSDMD、Caspase-1、GSDMD-N、IL-1β和IL-18;NLRP3炎症小体;组织蛋白酶B;自噬相关蛋白LC3及p62的表达水平。ELISA与LDH法检测细胞外的IL-1β、IL-18和LDH的释放量。免疫荧光法测定胞质CTSB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溶酶体的破坏情况。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微血管形成实验、平板克隆实验用于测定姜黄素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使用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CA-074Me、自噬抑制剂3-MA作用于细胞,探讨NLRP3炎症小体、组织蛋白酶B和细胞自噬在姜黄素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br> 结果: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MCF-7乳腺癌细胞存活率。MTT法筛选出药物处理条件为姜黄素8μM处理48小时。姜黄素能够在体内外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发生焦亡:姜黄素处理组小鼠肿瘤组织切片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和IL-18免疫组化阳性反应显著。姜黄素处理组相比于对照组LC3、CTSB、ASC、pro-Caspase-1、GSDMD、NLRP3、Caspase-1、GSDMD-N、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姜黄素处理组的IL-1β和IL-18以及LDH释放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升高;姜黄素处理组相比于对照组能够显著降低MCF-7乳腺癌细胞的细胞迁移、微血管形成和平板克隆能力。姜黄素诱导MCF-7细胞焦亡是基于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经MCC950预处理4小时后,对照组NLRP3、Caspase-1、GSDMD-N、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IL-1β和IL-18以及LDH释放量相比于姜黄素处理组显著降低。细胞迁移、微血管形成和平板克隆能力相比于姜黄素处理组显著升高。姜黄素诱导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是由胞质CTSB介导的:经CA-074Me预处理4小时后,对照组CTSB、NLRP3、Caspase-1、GSDMD-N、IL-1β和IL-18的蛋白表达水平、胞质CTSB水平、IL-1β和IL-18以及LDH的释放量相比于姜黄素处理组显著降低;细胞迁移、微血管形成和平板克隆能力相比于姜黄素处理组显著升高。姜黄素使MCF-7细胞自噬水平上调并通过自噬诱导CTSB释放、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经3-MA预处理4小时后,对照组LC3、CTSB、NLRP3、Caspase-1、GSDMD-N、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IL-1β和IL-18以及LDH的释放量相比于姜黄素处理组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迁移、微血管形成和平板克隆能力相比于姜黄素处理组显著升高。<br> 结论:姜黄素能够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自噬进一步激活NLRP3炎症小体,通过自噬/CTSB/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诱导细胞焦亡,并能够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