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构建适龄儿童龋病Markov模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安徽省适龄儿童龋病预防项目的经济学意义,为儿童龋病预防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提供决策依据。<br> 方法:依据7-12岁儿童龋病自然病程建立动态决策Markov模型,模型中各状态间的转移概率、龋病治疗费用和龋齿数三类参数来自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和已发表文献,干预成本参数来源于安徽省适龄儿童龋病预防项目资料。以龋齿数为效果指标,分别从卫生系统视角和全社会视角,模拟窝沟封闭干预后5年(7-12岁)的成本和效果,计算窝沟封闭组相对于未窝沟封闭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来评价干预项目的成本效果意义。运用敏感性分析,探讨模型中关键参数对研究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经预算影响分析,测算不同阶段逐步扩大窝沟封闭覆盖范围对年度政府财政预算的影响。<br> 结果:(1)窝沟封闭组相对于未窝沟封闭组儿童5年内人均可避免2.08颗龋齿的发生。(2)卫生系统视角下,与未窝沟封闭组相比,窝沟封闭每避免一颗龋齿需花费160.86元(ICER=160.86元/避免一颗龋齿);全社会视角下,窝沟封闭每避免一颗龋齿需花费133.30元(ICER=133.30元/避免一颗龋齿);两者均低于一颗龋齿的直接医疗成本(293.17元)。(3)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在卫生系统视角下对模型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前三位参数分别为未窝沟封闭组患龋率、人均干预成本、直接医疗成本;全社会视角下影响较大的前三位参数分别为间接成本、未窝沟封闭组患龋率、龋齿治疗率。(4)预算影响分析显示,若要实现2025年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28%的指标要求,政府需在2017年财政补助的基础上额外投入3303.33万元。<br> 讨论与建议:(1)安徽省适龄儿童龋病预防项目是一项具有成本经济学意义的预防策略。(2)在干预项目开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构建“医院-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3)逐步扩大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范围,推广全生命周期龋病管理理念。(4)加强安徽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监测,运用大数据及时跟踪、监测、更新并发布共享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信息,推进龋病干预项目的经济学评价。(5)逐步提高龋病预防服务技术,保障儿童龋病防治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4
- 被引3
- 下载1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