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仲,学名为EucommiaulmoidesOliver,曾是中国特有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诸多研究发现杜仲含有丰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这些成分使杜仲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脂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杜仲被广泛应用在保健医疗行业中。<br> 然而,杜仲中活性成分提取的效率并不高,阻碍提取最主要的因素是杜仲细胞壁中的木质纤维素成分。传统的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效率低,酸碱处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各种物理法预处理如磨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风险,且有能量损耗。近几年逐渐兴起微生物预处理,利用真菌或者细菌发酵产酶破坏木质纤维素结构,但一般耗时较长。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又能减少损耗与处理周期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白腐真菌发酵既能产生纤维素降解酶,也能产生大量木质素降解酶,从而有效降解木质纤维素。因此,本文选取白腐真菌桦褐孔菌液体发酵预处理杜仲叶进行初步研究,通过vanSoest法测定酵解后杜仲叶木质纤维素含量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发酵体系中胞外多酚、黄酮、酚酸以及环烯醚萜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发酵2天后杜仲叶提取物进行HPLC检测,并测定了绿原酸和芦丁在动态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最后研究了杜仲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规律。<br> 研究结果如下:<br> (1)杜仲叶粉末的加入为桦褐孔菌菌丝体的生长提供了营养,酵解组菌丝体生物量明显高于发酵对照组。随着发酵的进行,杜仲叶质量不断减少,发酵第14天时,质量损失达到45.5%,此时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42.0%、47.7%、50.3%,这表明桦褐孔菌对杜仲叶实现了有效降解。<br> (2)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明显促进了杜仲叶中各成分的释放。酵解组胞外液多酚(142.56mgGAE/L)和环烯醚萜(32.06mg/g)含量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而黄酮(28.60mg/L)和酚酸(31.53mg/L)含量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因此最佳发酵时间应在2-4天。考虑到第2天时酵解组黄酮、酚酸和环烯醚萜含量相对水提对照组涨幅最大(56.4%、46.9%和173.5%),仅有多酚在第4天含量增幅较大(6.5%),最终确定桦褐孔菌酵解杜仲叶最佳发酵时间为2天。<br> (3)对桦褐孔菌酵解杜仲叶提取物进行了HPLC分析鉴定,发现提取物中约含16种成分,并经过与标准品液相图比对,鉴定出了绿原酸(12.905min)、芦丁(27.062min)和槲皮素(49.955min)三个成分。酵解组产生的绿原酸和芦丁含量(13.28mg/g和4.69mg/g)远远高于水提对照组(2.64mg/g和1.18mg/g),分别提高了404.30%和298.50%,进一步表明杜仲叶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大大提高了活性成分的释放。<br> (4)桦褐孔菌酵解杜仲叶增强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酵解组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8.19mg/mL,3.32mg/mL,2.50mg/mL)均强于水提对照组(IC50=12.38mg/mL,22.69mg/mL,5.02mg/mL)。<br> 本研究利用桦褐孔菌液体发酵预处理杜仲叶,发酵处理2天便能有效降解杜仲叶木质纤维素,使杜仲叶中多种活性成分得以大量释放,大大缩短了微生物预处理周期,降低了时间成本。同时因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提高,杜仲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也得以增强。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