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配偶隔离对子午沙鼠社会行为及其相关脑区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影响

摘要婚配制度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繁殖对策,是动物与环境长期相互适应的结果,并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相关研究表明,在配偶关系形成后,关系的破坏和阻断所产生的压力会对草原田鼠的社会行为和内分泌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社会隔离会导致焦虑或抑郁样行为,血液皮质酮含量的降低和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变化等。而多巴胺在配偶关系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配偶关系形成过程中,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中的多巴胺Ⅰ型受体(Dopmine1receptor,D1R)和Ⅱ型受体(Dopmine2receptor,D2R)起着相反的作用:草原田鼠NAc中D2R的激活促进了配偶关系的形成,而激活D1R则阻止了配偶关系的形成。配偶关系破坏会对动物的情绪和社会行为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对相关脑区多巴胺受体的影响尚不清楚。<br>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是我国北方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农业害鼠,适应能力强,对荒漠植物和固沙植物具有较大危害。实验室研究表明,该鼠性情温和、社会行为丰富,是研究社会行为的良好动物模型。例如;子午沙鼠幼仔有高水平的超声,雄性子午沙鼠表现出高水平的父本行为等。自然生境中子午沙鼠群体的个体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民勤荒漠区子午沙鼠种群内存在以单配制为主的多种遗传性婚配制度。目前,关于该鼠种配对相关脑区多巴胺受体的表达研究尚不清楚。<br>  本研究以实验室繁殖的F1代子午沙鼠为研究对象,在90-110日龄时开始实验,分为以下四组:两雌对照组(FF:the female-female control group)和两雄对照组(MM:the male-male control group)、雌雄配对组(FMP:the female-male paired group)、雌雄配对后隔离组(FMI:the group of female-male paired who were isolated after10days cohabitation)。在配对10d后,将FMP组、FF组和MM组分别进行社会互作实验,探究不同配对经历对子午沙鼠社会行为的影响;配对10d后隔离3d,将FMP组和FMI组分别进行社会互作实验,探究隔离对雌雄配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探究D1R和D2R在相关脑区的表达情况;并探究了子午沙鼠D1R和D2R基因启动子区BSP甲基化水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br>  1.子午沙鼠行为学结果:配对10d后,与FF和MM组相比,FMP组雌雄子午沙鼠防御行为均显著减少,相互探究(亲密)行为显著增加,可见配对增加了雌雄个体间的亲密行为。配对13d后,与FMP组相比,FMI组雌雄个体都出现了防御行为频次和时间增加,亲密行为减少的现象,可见配偶隔离不利于雌雄个体间亲密行为的维持。<br>  2.子午沙鼠DAR蛋白表达结果:与FF组相比,FMP组雌性在NAc中D1R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配对后关系的维持有关;与FF组相比,FMP组雌性mPFC、NAc、CP、VTA、SN五个脑区D2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见D2R的表达与子午沙鼠的配对有关。与MM组相比,FMP组雄性在mPFC和CP脑区中D1R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配偶关系的维持有关;与MM组相比,FMP组雄性在CP和VTA脑区中D2R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配偶关系的形成和亲密行为的增加有关。<br>  与FMI组雌性相比,FMP组雌性在mPFC和NAc中D1R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社会隔离使配偶间亲密行为的减少有关;与FMI组雌性相比,FMP组雌性mPFC脑区D1R表达水平升高、D2R降低,说明D1R和D2R在配偶隔离的子午沙鼠中作用相反。与FMI组相比,FMP组雄性mPFC、NAc、CP、VTA、SN五个脑区D2R蛋白表达水平同样升高,可见配偶隔离与D2R的表达呈负相关;与FMI组雄性相比,FMP组雄性的mPFC脑区D1R表达水平降低,D2R表达水平升高,表明在mPFC脑区多巴胺受体的表达方面,雌雄可能存在性别差异。<br>  3.子午沙鼠DAR DNA启动子区甲基化过程探究结果:测序得到子午沙鼠D1R序列913bp片段,与其近缘物种长爪沙鼠(M.unguiculatus)的同源性为96.79%;子午沙鼠D2R序列1016bp片段,与长爪沙鼠的同源性为95.83%。D1R启动子区CpG岛片段长度为206bp,包含8个CpG位点,在序列中的位置为29,41,69,111,130,135,162,183。D2R启动子区CpG岛片段长度为204bp,包含13个CpG位点,在序列中的位置为37,52,70,82,94,127,134,140,143,149,164,172,175。雄性子午沙鼠D1R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为7.76%,D2R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为12.74%。本实验只验证了DAR的DNA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实验过程的可行性,由于样本量较少,因此,除了测得子午沙鼠的D1R、D2R DNA序列外,未得出其他结论。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