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多基因风险评分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聚集的影响

摘要目的:<br>  编制《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并开展心理统计学评价,为中国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研究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探讨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及聚集的关联,阐明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多基因风险评分交互作用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及聚集的影响,为改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br>  方法:<br>  研究一,在阅读相关文献、展开小组讨论和召开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构建《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初始问卷》,包括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样本一,在安徽省合肥市初高中学生进行预实验调查,于2019年10月—12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对学生发放1500份问卷,共收回1450份,剔除无效问卷,最后有效问卷为1386份,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调整。样本二,于2020年10月—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郑州市13所中学抽取5500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核查将无效问卷312份剔除后,利用余下的5188份问卷,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维度之间的关联分析、因子分析进行探索和验证性分析,用上述方法对条目进行有条理性的筛选,形成50个条目组成的《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采用取样适合性检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判定结果是否适合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同质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等评价问卷的信效度。在区分效度中,比较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心理亚健康等分组中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得分。样本三,于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辽宁省沈阳市2610份样本中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估模型拟合度通常采用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和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等。<br>  研究二,于2021年3月—5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同时在北京市、广东省阳江市和河南省郑州市等3座城市进行调查,在各城市抽取普通初中6所,普通高中7所,总共39所学校。共发放调查问卷17800份,剔除无效问卷947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6853份。使用《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和健康危害行为(HRB)相关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评估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状况和健康危害行为水平。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社会生态风险因素评分的差异。利用潜类别分析(LCA)探索青少年HRB聚集的模式,其中根据模型拟合指标确定HRB聚集的模式,包括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样本容量调整BIC(ssaBIC),熵和Lo-Mendell-Rubin测试(LMRT)。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卡方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分析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HRB及聚集的关联。<br>  研究三,运用VOSviewer软件选择相应的数据导入格式,将青少年HRB发生的风险因素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导入,并进行文本识别与聚类分析,采用知识域映射地图识别和绘制HRB的研究方向和风险因素类型,将结果数据导出,并整理相关风险因素,观察青少年HRB及其风险因素并进行探索。于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4所学校(2所初中2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搜集264名初一和高一学生的问卷和咽拭子样本。使用口腔咽拭子样本提取DNA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3.48×~10×),样本DNA经过浓度检测、测序前建库和测序等质控,剔除6份质量不达标的样本,最后共检测258份样本。潜类别分析(LCA)探索青少年HRB聚集的模式。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检测HRB风险基因位点,根据显著性SNPs结果和文献阅读,检测识别出与HRB相关的9种生物钟基因的4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构建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将PRS按照第33和第67百分位数法分为低、中和高遗传风险,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构建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PRS交互模型,评估二者交互作用与青少年HRB聚集的关联。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以及生物钟PRS与HRB聚集之间的关联采用Process模型探究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心理病理症状以及生物钟PRS与HRB聚集之间的关联。<br>  结果:<br>  研究一的样本一中,数据录入以后进行初步整理,问卷没有问题调整。样本二中共纳入男生2631人(50.7%),女生2557人(49.3%),受试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5.33±1.82)岁。通过项目分析,删除5个条目,形成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政策、文化及时间维度等7个维度50个条目组成《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以下简称《问卷》),《问卷》最终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2.35%。独立样本t检验(敏感性分析)中,高低两分组在每一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性较好,Pearson相关系数在0.298~0.724之间,与所属维度的相关性也较好,Pearson相关系数在0.478~0.865之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项目和各维度之间具有良好的鉴别力;问卷信度分析中,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达到基本要求,为0.897,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5以上,区间为0.525~0.848。总问卷的分半系数符合基本要求,为0.716,各维度的分半系数在0.801~0.907之间。<br>  研究二中通过使用研究一的《问卷》,对16853名受试对象分析显示,男生8390人(50.2%),女生8463人(49.8%),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5.21±1.74)岁,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总分为(106.06±22.93);女生在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总分及个人和文化维度的得分中比男生得分高,男生家庭、社区、政策和时间维度得分高于女生,除家庭、时间维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较差、学习成绩差和伙伴数量较少的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组青少年;高中生的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政策和文化6个空间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初中生,时间维度初中生略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低,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根据模型拟合指标,LCA显示三分类是最优分类,因此将健康危害行为聚集命名为自杀自伤组、不良饮食行为组和其他行为组。总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得分高与高水平HRB聚集关联OR值=8.80(95%CI=7.81,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r>  研究三中,根据HRB风险因素研究题录信息聚类结果,在网络可视图、密度可视图中,通过对信息字段进行聚类,显示较为突出的4个区域,包括“学生(student)”“行为风险因素监测(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药物滥用(drug use)”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此外,信息字段聚类结果还发现了基因(“gene”)相关的信息字段。叠加可视化的项目与网络可视化相同,二者区别在于项目所对应的颜色,项目集中年份由远及近是根据所对应项目的颜色范围,是从蓝紫色到绿色再到红色,通过图中可发现,研究者的方向由性行为和传染性疾病转为自杀自伤行为、久坐行为和心理问题等非传染性疾病。高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总分和高水平青少年HRB聚集(OR=4.78,95%CI=1.94,11.76)、共存(OR=2.58,95%CI=1.40,4.74)以及心理病理症状(抑郁OR=5.41,95%CI=2.77,10.55;焦虑OR=6.07,95%CI=2.90,12.70;心理亚健康OR=4.88,95%CI=2.17,10.98)呈正向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协变量后,结果保持一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各个维度亦是如此。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年龄以及心理病理症状之间存在三重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B聚集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有372个显著性SNPs位点,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和文献整理,构建生物钟PRS以识别HRB聚集的遗传易感性,高风险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高遗传风险生物钟PRS交互作用与高水平的青少年HRB聚集(OR=8.33,95%CI=1.56,44.64)和共存(OR=3.01,95%CI=1.03,8.76)均呈正向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各个维度和高遗传风险生物钟PRS的交互作用基本上与HRB聚集和共存的结果相关联。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生物钟PRS以及心理病理症状之间存在三重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  结论:<br>  《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评价的要求,《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价青少年社会心理环境水平的工具。高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高水平HRB及聚集呈正向关联。多基因风险评分与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和青少年HRB聚集之间有关联,生物钟PRS、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及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三重交互作用对青少年HRB聚集之间具有重要作用。

更多
广告
  • 浏览93
  • 下载27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