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偶关系是繁殖季节里成年雌雄个体的一种社会关系,长期稳定的配偶关系更是进化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繁殖策略。亲密配偶关系的中断或阻断会对动物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动物模型的缺乏,相关研究较少,相关神经内分泌调控也知之甚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HPGn)轴是调控社会行为和情绪反应的主要通路;血清皮质酮、雌激素和雄激素参与了该过程的调控,是研究配偶关系过程及其情绪变化的重要神经内分泌物质。子午沙鼠(Merionesmeridianus)属于啮齿目,仓鼠科,体型较小,繁殖快,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配偶关系,是研究配偶关系的重要动物学模型。本研究采用行为学方法探究了雌雄子午沙鼠在配对10天、配对13天以及在配对10天后隔离3天沙鼠的社会行为和情绪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了子午沙鼠的血清皮质酮、雌二醇和睾酮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神经中枢相关脑区催产素的表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br> 1.配对10天后,雌性子午沙鼠表现出了焦虑样行为,而雄性没有。配对10天后,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配对组雌性个体进入开放臂的次数(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配对组个体的焦虑指数(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强迫游泳实验中,配对组雌性停止游泳的频次(P<0.05)和时间(P<0.05)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相关行为实验中,配对组雄性个体的表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br> 2.配对10天后,雌性子午沙鼠相关脑区催产素表达显著升高,而雄性没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配对10天后,在雌性子午沙鼠下丘脑视上核(SON)和室旁核(PVN)中,催产素表达(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r> 3.配对10天后,隔离3天,雄性子午沙鼠表现出现焦虑样行为,而雌性没有。在雌雄子午沙鼠配对10天后隔离3天,隔离后的雄性在旷场实验中进入边缘区域的次数(P<0.05)显著高于隔离前,且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停止游泳的时间(P<0.05)显著高于隔离前;隔离后的雌性个体在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和强迫游泳中的行为均与隔离前无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隔离仅导致雄性子午沙鼠出现焦虑样行为。<br> 4.配对10天后,隔离3天,雄性个体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在雌雄子午沙鼠配对10天后隔离3天,雄性隔离组在血清皮质酮水平(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雌性隔离组血清皮质酮水平、雌二醇水平和睾酮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br> 5.配对13天后,雌雄性个体均未表现出焦虑样行为。在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和强迫游泳实验中,配对组雌雄性个体的行为表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br> 6.配对13天后,雄性睾酮水平降低。雄性配对组睾酮水平(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皮质酮水平及雌二醇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雌性配对组血清皮质酮水平、雌二醇水平和睾酮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br> 综上,配偶关系的阻断对雌雄个体的情绪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两性差异,血清皮质酮和下丘脑催产素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