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电风暴应用临时起搏器的治疗疗效,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电风暴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br> 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电风暴68例患者,根据是否植入临时起搏器分为A组(植入起搏器)和B组(未植入起搏器),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心率、心肌梗死类型、院内死亡、PCI成功、冠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I峰值、CKMB峰值、NT-proBNP、血肌酐、血钾、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是否有差异,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电风暴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br> 结果:A组与B组相比,A组的肌钙蛋白I峰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组院内死亡率低于B组(12.5%VS1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肌梗死类型、killip分级、冠脉病变支数、左室射血分数、CKMB峰值、NT-proBNP、左室舒张末径、血肌酐、血钾、白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院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发现死亡组心衰程度更重、左室射血分数更低、超敏C反应蛋白值更高,两组左室射血分数(P=0.021)、超敏C反应蛋白(P=0.039)、killip分级(Plt;0.001)有显著差异,而两组年龄、心肌梗死类型、肌钙蛋白I峰值、CKMB峰值、冠脉病变支数、NT-proBNP、左室舒张末径、血肌酐、血钾均无统计学意义。对院内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年龄、性别、收缩压、心率、血肌酐、血钾、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衰严重程度(killip1-2级为轻度,3-4级为重度)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左室射血分数(P=0.045)、心衰严重程度(P=0.004)与增加院内死亡率明显相关。<br> 结论:植入临时起搏器与院内死亡率增加无关,甚至院内死亡率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电风暴人群中院内死亡率增加与心衰严重程度、较低的左室射血分数、更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值明显相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